新聞詳情
我國對外貿易面臨三重壓力
日期:2025-02-03 06:09
瀏覽次數:7299
摘要:
我國對外貿易面臨三重壓力
外部打壓增多、出口環境趨緊、國際戰略壓力加大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4月15日在第111屆廣交公上表示,在國際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大、國內經濟正值轉型關鍵期的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形勢嚴峻,面臨著外部打壓增多、出口環境趨緊和國際戰略壓力加大三重壓力。
首先,產業升級受外部打壓增多。目前全球制造業競爭激烈,且外業政策也成為了貿易摩擦中各國關注的焦點。美國的年來對中國產品的貿易調查,已從單純地指向價格的反傾銷調查演變成同時指向政府政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即“雙反”調查。2011年,美國就對我國太陽能產品發起了“雙反”調查。
其次,出口環境趨緊。當前國際市場表現低迷,需求不振。在歐美經濟發達國家中,歐盟兩人主要國家法國和德國前兩個月經濟發展低于預期,歐盟制造業呈現出萎縮趨勢,一季度的經濟發展可能步入衰退。而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增速成放緩和通貨膨脹壓力。在此情況下,貿易摩擦更易出現。
再其次,國際戰略壓力加大。國際輿論對我國的宣傳,目前已從“威脅論”轉向“責任論”。這種轉換并不意味著我國外貿環境有了根本好轉達,這事實上是發達國家強調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力,要求我國承擔超出自身經濟能力的責任,如債權國責任等。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在對我國的貿易調查時,濫用規則、調查程序隨意化的跡象日益明顯。比如,以反傾銷調查中的替代國為例,美國一直以印度作為替代國,現在卻出現了選擇印度尼西亞、泰國為替代國的例子。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人均收入高于印度。這就使所謂的“傾銷幅度”被人為夸大。
摘自:中國化工報